庞清:希望亚洲花样滑冰青年训练营成为哈尔滨的“保留项目”
发布时间:2025-08-15 14:22:11| 浏览次数:
KAIYUN体育官方平台入口这是继参加亚冬会倒计时300天主题活动后时隔近一年半,哈尔滨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庞清第一次回到家乡。“上次回来还是在初春,我都差点忘了8月的哈尔滨早上和晚上就已经这么凉了,感觉自己穿少了。”退役多年,庞清依旧保持着运动员时期的谦和优雅。纵然多次在世界赛场上折桂,她对花样滑冰的热爱始终初心未改。
如今,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花样部的一员,庞清在哈期间全程观看了2025年亚奥理事会—国际滑联—亚洲儿童国际委员会亚洲花样滑冰青年训练营的训练。在她看来第九届亚冬会结束后,哈尔滨再次承办国际性冰雪项目活动,对这座城市的冰雪运动乃至体育领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在回来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回家都感觉家乡越来越美。美食当然是每次回来都少不了的,锅包肉、粘豆包,吃在嘴里都是家乡的味道。”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代表中国队征战国际大赛,到退役后在花样滑冰国家队执教,再到如今以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花样部官员的全新身份亮相,庞清的整个人生轨迹似乎一直都与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紧密相连。世锦赛冠军、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冬奥会亚军,庞清与佟健的双人滑搭档帮助中国花样滑冰在国际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地站上领奖台。纵然中国花滑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庞清依旧选择坚守,不曾离开。对于家乡,虽然远离故土已久,但话里话外,庞清满是对哈尔滨这座生她养她的城市的深深眷恋。
“八区对我来说真的是满满的回忆,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每一滴汗水都洒在了冰场上,这些都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也让我爱上了花样滑冰这项运动。”如今用全新的视角回望自己的来时路,庞清说这里拥有了现代化的场馆,也为每一位拥有冠军梦想的运动员提供了坚实的训练保障;然而一直未变的是这里浓厚的体育氛围,让更多运动员的梦想从这里起飞,在国际的赛场上闪亮发光。
随着今年2月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这座城市也加冕了“双亚冬之城”的美誉。对此庞清表示,诸如亚冬会这样国际级赛事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让她感觉到家乡的冰雪氛围愈加热烈。“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真的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了冰雪运动中来,冰雪文化也更加深入人心,整个城市都散发着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作为一名来自哈尔滨的冰雪人,我真的特别开心家乡能有这样的变化。”庞清说。
从本次亚洲花样滑冰青年训练营开营以来,庞清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冰场,看一看队员们的训练,拿出手机拍摄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直到训练营的内容全部结束。“今天的训练主要是以节目编排为主。这样的专项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小选手们的艺术表现力,也能让他们知道花样滑冰不仅仅是跳跃和旋转,也需要用自己细腻的表演传达给观众美的享受,这也是花样滑冰的魅力所在。”看着训练场上的小选手们有模有样地跟着教练学习,庞清笑言,她相信此次训练营一定会让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地区的花滑小将们收获颇丰。
“这次训练营对哈尔滨冰雪运动乃至体育领域的发展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通过训练营,哈尔滨向来自亚洲各地的青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员展现了我们的城市特色,也为他们搭建了国际性的交流平台,让大家在哈尔滨共同交流、进步;同时,训练营也展示了中国冰雪运动尤其是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速度,对于未来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继续助力。”在庞清看来,2015年上海在举办了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后,每年都会举办上海超级杯的滑冰比赛,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各国的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高手参赛。如果哈尔滨能抓住“后亚冬时代”的发展契机,让亚洲花样滑冰青年训练营成为每年固定落地在哈尔滨的体育交流活动,她相信这对于哈尔滨乃至全国冰雪运动的发展都将起到持续性的推动作用。
作为在花样滑冰赛场叱咤风云多年的传奇,庞清对于花样滑冰项目始终有割舍不下的情感。在世界花滑风云变幻的今天,无论是哈尔滨还是中国的花样滑冰项目,都在经历一段前所未有的阵痛。但她相信,自己的家乡和国家一定会在经历风雨过后重见彩虹。
近几年,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等地区加大了对花样滑冰项目的投入,让作为花样滑冰传统强市的哈尔滨在这一项目上的优势被逐渐抹平。但在庞清看来,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也才能让中国花样滑冰在国际舞台上更有竞争力。“哈尔滨有着深厚的冰雪运动历史底蕴,也有培养出众多优秀花滑选手的经验和传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挖掘更多有天赋的苗子,同时也和其他地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对于全国各地花样滑冰百花齐放的局面,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只有竞争更激烈,整个项目才能发展得更好。”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庞清说自己对家乡的情怀并未随着远离家乡而改变。“作为家乡人,能够再次回来为家乡的冰雪事业做贡献,对我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期待哈尔滨这个‘奥运冠军之城’在未来能为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继续书写冰雪运动的辉煌篇章。”庞清说。
近年来,随着花样滑冰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个项目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随之革新,中国花滑也开始与世界接轨,以市场化和俱乐部化的方式发展。在庞清看来,新的发展形势为中国花滑带来了很多新机遇。“比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花滑项目的发展中,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花滑赛事活动在全国举办。这些变化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花样滑冰中来,也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和人才储备,对于专业队来说也有了更广阔的选人范围。”庞清坦言,在人才培养方面,专业队也可以借鉴俱乐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训练水平。“虽然俱乐部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只要我们能找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范性的办法,协调好俱乐部和专业队之间的关系,我相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帮助中国花样滑冰项目更好更快地成长。”
在北京冬奥会隋文静/韩聪获得冬奥会双人滑项目金牌后,中国花样滑冰在各个项目上都陷入了低谷。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滑项目在民间却从一个小众项目发展成了热度极高的大众运动。对此庞清表示,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间热度转化为竞技实力需要时间。此外,其他国家的花滑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也让中国花滑在国际赛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好现在花滑在全民中的热度,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提高教练员的水平,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让更多有天赋的选手能够脱颖而出,提升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花样滑冰部的一员,站在全新位置上的庞清对中国花样滑冰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中国花滑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面临着人才断档等挑战,但我们也有着新的机遇。随着花样滑冰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的人才储备在不断增加。未来只要我们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花样滑冰项目一定能再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