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视界·世运蓉光丨中国大陆首次举办!世运会开幕式今晚上演;成都会交出低碳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09 11:25:08| 浏览次数:
成都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6日宣布,在7日举行的世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旗手将由技巧项目男子运动员史经纬和轮滑项目女子运动员郭丹担任。
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6日在成都市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拉开战幕。刚组建不久的中国软式曲棍球国家队在男子预赛B组的比赛中,以0:42不敌夺冠热门芬兰队,这也是中国代表团首次组队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6日,成都世运会垒球比赛迎来首个比赛日,在男子垒球比赛中,委内瑞拉和新加坡分别险胜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取得“开门红”。
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8月6日在新都香城体育中心举行,这是本届世运会的首场比赛。距世运会开幕还有1天,部分项目已率先展开。在首场软式曲棍球女子团体预赛小组赛中,瑞典队以21比2大胜泰国队,取得开门红。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表示,成都出色的赛事组织让世运会“更贴近奥运标准”,“我可以向我的朋友们和成都市民保证:成都举办的这届世运会,必将是我们一生中最棒的一届。因为这里的场馆质量、志愿者水平,以及组委会的专业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技巧项目男子运动员史经纬将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他表示,成为中国代表团旗手自己内心无比激动、开心,“大约十天前得知自己将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当时内心无比激动、开心,这对我来说是至高的荣誉。”史经纬说,“希望在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现技巧人的特色、力量和唯美,展现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个人魅力,也让更多人通过世运会了解技巧这个项目。”
8月6日,中国队球员杜三洋(右)与芬兰队球员莱赫科索在比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软式曲棍球6日开赛,中国男队首战大比分不敌荷兰队,赛后中国队队员杜三洋说:“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做好,就已经是我们的胜利了,能有机会和世界强队对决非常幸运,我们要做的就是敢打敢拼,不要害怕比分,把精气神打出来。”
当全球体育赛事屡因承办成本居高不下而引发讨论时,2025年成都世运会给出了一份中国式解决方案:27个竞赛场馆无一新建,12个由老旧场馆改造升级,15个依托于户外公园、自然水域临时搭建。这种“能改不建”的办赛哲学,不仅节省了直接建设成本,更有效减少了建材生产与长途运输产生的碳排放。
成都的选择揭示了体育产业的新常态:当气候危机迫在眉睫,耗资百亿的大兴土木已不合时宜。世运会这种“城市更新+生态适配”的模式,或将成为未来中型赛事的主流范式。成都证明环保不是成本而是投资,这些场馆在世运会后将继续服务市民,实现体育资源的最大公约数。
8月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坐落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的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区域举行。作为非奥运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运会开幕式受到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关注。
据了解,此次世运会开幕式不再局限于体育场馆内的封闭空间,而是将运动员入场、欢迎仪式等核心环节,搬进成都的城市空间——“天府之檐”前的区域,串联起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场景。在历时90分钟的开幕式上,两千多年前青铜矛上的篆书“成都”铭文、举办过世运会的12座城市的代表性花卉、徐徐生长的“友谊之树”、绚烂的焰火等都将成为重要元素。与此同时,蜀锦、蜀绣、二十四伎乐、东汉说唱俑、太阳神鸟等也会齐齐亮相。
这场开幕式将成为四方宾客了解中华文明与巴蜀文化的又一载体。“我们用‘天府之檐’表达中国人内心对家的理解。家中屋檐之下,来自全世界的朋友携手而来。”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总撰稿乔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场开幕式将体现活力与时尚、运动与欢乐、科技与创新的融合。
乔卫表示:“我们希望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种融合,完成一次奇妙的、美妙的和有所超越的创作及创新。”
开幕式上,技巧运动员史经纬、轮滑运动员郭丹将出任开幕式旗手,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以东道主身份步入开幕式现场。
史经纬2002年出生,是我国技巧运动领域的新星。来自江苏徐州的他从体操起步,最终与技巧结缘。2023年,史经纬与马学锋、张洺赫、施俊杰组成的男四组合出征波兰世界杯。决赛中,四人以完美的抛接配合和高达6米的叠塔造型征服裁判,以29.68分摘得金牌,打破了欧洲强队对该项目的垄断。去年9月,在葡萄牙举行的第29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史经纬与队友包揽男子组平衡套、动力套、联合套三枚金牌,并助力中国队时隔25年重夺团体冠军。在男四全能决赛中,他们以30.370分的超高分击败以色列、英国等强队,成为全场唯一突破30分大关的队伍。
成为中国代表团旗手,史经纬表示自己内心无比激动、开心,希望展现出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的活力。面对成都世运会,他与队友全力备战。作为男子组核心成员,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主场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为此,他们正在打磨一套难度系数4.17的全新动作,其中包括全球首创的“三周空翻转体接四人叠塔”。
郭丹1990年出生,是我国“轮冰双栖”名将。出生于北京的郭丹3岁开始接触轮滑,14岁在2005年亚洲锦标赛上夺得15000米金牌,成为我国首位速度轮滑亚洲冠军。2012年,她在意大利世锦赛上以1分33秒72摘得女子1000米场地赛金牌,在轮滑世界冠军的荣誉栏上首次写下中国运动员的名字。
郭丹参加过2013年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世运会,在10000米积分淘汰赛中,为中国队赢得轮滑项目世运会首金,又在公路20000米淘汰赛中再下一城,并收获场地15000米银牌,以两金一银的战绩闪耀赛场。此次胜利不仅打破了哥伦比亚对轮滑项目的垄断,还让郭丹成为首位在轮滑世锦赛、世界杯、世运会三大赛事中均登顶的中国选手,实现“大满贯”。2015年,郭丹尝试转型速度滑冰,后来参加了平昌、北京两届冬奥会,成为我国首位站上冬奥赛场的“轮转冰”运动员。
今年,已退役一年的郭丹复出,通过选拔赛入选国家队,本次以教练员兼队员的身份出战成都世运会,将参加1000米、5000米、10000米三个小项的角逐。郭丹表示,将在赛场内外发挥好作用,取得好成绩,希望更多人关注轮滑、参与轮滑,享受这项时尚运动带来的快乐。
开幕式仪演总顾问章东新用“独一无二”来形容这次开幕式。在他看来,这场开幕式不仅将吹响一场国际体育赛事的号角,更是一场关于成都气质、中国文化的生动叙事。
“开幕式打破传统盛典在封闭场馆内举行的形式,选择在‘天府之檐’前的开放城市环境中呈现,真正实现‘把城市当舞台’。”章东新表示,开幕式的每一个细节,都与成都这座城市、与世运会的精神气质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