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体育)-做最专业的体育门户网站

国家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难掩狂妄自大最终被抛弃

发布时间:2025-07-09 12:22:42| 浏览次数:

  

国家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难掩狂妄自大最终被抛弃(图1)

  王濛,这位我国短道速滑的“大魔王”,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不仅为国家赢得了77枚金牌,刷新了10次世界纪录,还四度荣获奥运金牌,成为冬奥史上首位实现“三连冠”的速滑选手。然而,尽管她在赛场上的成绩辉煌,但她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职业生涯中被国家队三次开除,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王濛出生在黑龙江七台河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她的父亲和爷爷有着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王濛的童年并不轻松。她的母亲因未能生育儿子而常感自责,而家庭中的争吵和冲突时常让她深感不安。这些经历或许深深地烙印在她心底,使她决心未来要拼搏向前,向世人证明,女孩同样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10岁时,王濛在学校的滑冰教练的发掘下,逐渐展现出自己惊人的运动天赋。她的爆发力、速度和灵活性让教练眼前一亮,而她对滑冰的热爱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尽管父亲认为女孩滑冰没前途,但母亲坚定地支持她,陪她一起走上了这条艰难而充满挑战的道路。

  14岁那年,王濛成功加入了省队,且在全运会上迅速崭露头角,一举夺得铜牌。也正是在这年,她成为了黑龙江省首位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的运动员。2003年,王濛在首次参加世锦赛时便夺得了冠军,正式拉开了她“濛时代”的序幕。凭借其卓越的灵活性和惊人的体能,她在比赛中总能轻松甩开对手。她的自信与张扬更让她在面对媒体时毫不掩饰地宣称:“我不要第二,只要冠军。”这番话听起来自信甚至有些狂妄,但她的实力正是这份线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一举斩获三金,成为冬奥历史上首位获得“三连冠”的选手。她在赛场上的无畏精神和对强敌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韩国队时的表现,让她被称为“大魔王”。那一刻,她的实力无可争议,成为了冰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然而,赛场上她锋利如刀,挑战一切对手的勇气也成为了她的一把双刃剑。她的自信和傲气让她在团队中显得与众不同,但也因此在纪律和规矩面前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2007年,李琰受邀为国家队带来新的训练理念,但王濛却对这种高强度训练和其中的英语沟通方式产生了不适。她公开批评李琰的训练方式,直言“国家队的训练不适合我”。这一言论不仅挑战了教练的权威,更让国家队面子尽失,最终她被下放至省队。虽然在此之后,李琰主动向她道歉并为她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但她的脾气并未因此而收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后,王濛的表现依旧出色,但她在自信的背后却渐显狂傲。早在与李琰发生争执被开除之前,王濛就曾因为性格问题被国家队开除过一次。她刚刚加入国家队时,由于一次比赛后自掏腰包请队友聚餐,晚归的行为违反了队伍的管理规定。尽管在常人眼里这似乎是无伤大雅,但在严格的国家队管理下,这样的行为却被视为严重违规,王濛最终被除名。

  开云体育(Kaiyun体育)

  即便如此,凭借她无可替代的实力,国家队还是选择了召回她。然而,第二次开除发生在2007年亚冬会后,当时她公开批评李琰的训练方式,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王濛的冲动和直率最终导致她再次被下放至省队。

  在2010年冬奥会后,外界以为王濛已经成熟,她的职业生涯达到了巅峰。然而,命运却在2011年给她重重一击。6月,“王濛丽江打人”事件爆发,她因涉嫌因冠军身份仗势打人,形象一度跌至谷底。随后,她又在青岛集训时与领队发生争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最终导致她的手臂被玻璃划伤。这一事件彻底引发了国家队的不满,王濛最终第三次被开除,彻底告别了国家队。

  三次开除,尽管每一次的具体原因不同,但根源却指向了王濛的一大问题——她的狂妄自大。她的天赋让她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直率的个性让她不愿低头认错。国家队曾经对她宽容,但随着她第三次触及底线,过去的成就无法再成为她的保护伞。

  开云体育(Kaiyun体育)

  离开国家队后,王濛虽然退出了冰场,但她并未彻底脱离公众视野。退役后,她短暂担任过短道速滑教练,带领中国队取得了多个奖项。但不久之后,她选择离开教练岗位,投身商业和综艺事业。她在家乡七台河创办了一家体育文化公司,专注于运动装备的生产与销售,并在综艺节目中频频亮相,凭借爽朗的性格和幽默的表现赢得了大量粉丝。

  虽然王濛离开了国家队,但她的经历始终提醒着所有运动员,无论天赋如何出众,谦逊和自律始终是成功的关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