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损失达428亿里约奥运亏损141亿北京会却赚了!
发布时间:2025-08-20 12:56:36| 浏览次数:
根据正规的数据统计,东京奥运会实际亏损达到了428亿人民币,光是因为疫情延期,就损失了185亿。
在南美的里约热内卢,2016年举办的奥运会带来了141亿的亏损,这个账还压得巴西的经济喘不过气来。
你说得也对,2008年和2022年办了两场奥运会,难免会让人觉得是不是亏了点。
在2013年,日本申办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公开的预算只说是73亿美元,还反复强调要“节约办奥”,打算用最低的花费把奥运会搞好。
但真正搞起来后,花的钱一路飙到了300亿美元,差不多是最开始申报的四倍,预算超支的幅度也创了奥运会的纪录。
东京奥运会本打算在2020年举行,那个时候所有场馆都建好了,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拖延了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已经完工的场馆还得继续维护,跟赞助商、转播商的合同也得重新谈,一算下来,这两块额外的支出差不多花掉了28亿美元。
在正式举行期间,为了应对疫情,每天都得安排700名医护人员在赛场值守,相关的防疫物资采购和闭环管理等费用,加起来大概花了9亿美元。
即使如此,日本国内感染人数仍在不断上升,不得不采取空场举办的办法,原本预计能拿到的900亿日元门票收入也算是彻底泡汤了。
有68家赞助商觉得比赛的关注度变低了呀,纷纷减少了投资,甚至提前结束合作,导致原本33亿美元的赞助费用大大打折扣。
更难搞的是,比方说赛后的43个比赛场馆,花了1万亿日元(大概600亿人民币)建起来的,占了整项赛事总花费的70%。不过比赛结束后,这些场馆的使用率特别低,日常维护的花销反倒成了财政负担。
当年2016年里约热内卢申办奥运会的时候,计划花费才28亿美元,可是线亿美元,超了差不多三倍六百多%。
更让人震惊的是,调查揭露其中48亿美元被搞通过工程分包、虚报报价啥的,往官员腰包灌,变成了一场明目张胆的贪污盛会。
马拉卡纳球场花了3.2亿美元翻新,可比赛还没结束,新的座椅就出现了大面积裂缝;阿维兰热体育场因为设计上的毛病,顶棚在暴雨中生锈倒塌,比赛结束后就直接宣布永久关闭。
比赛进行时,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比如帆船比赛的检测发现了耐药性超强的细菌,一旦感染就没药可用了;水上中心的泳池突然变成了浓绿的“沼泽”,运动员们只能在布满藻类的水面上拼命奋战。
比赛结束不到八个月,耗资4.7亿美元建设的水上中心就成了荒地,池水散发着臭味,还滋生蚊虫;体操馆更是被毒贩占据,变成了D品交易的据点。
最终投入的141亿美元,换来了75亿美元的收益,每个巴西纳税人因此背负了66美元的债务。
这么大的一笔亏损,难免会让人产生疑问:中国举办的那两届奥运会,是否也是亏得挺厉害?
2008年北京奥运会花了快三千亿,不过这笔钱里头,超过九成都用在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如修了5条地铁线航站楼、打扮了奥林匹克公园周边的环境啥的。
这些投入不仅是为了赛事的需要,更让北京的城市样貌彻底变了个样。光地铁的运营里程就从2001年的114公里蹭蹭涨到2008年的200公里,大大减轻了市民出行的压力。
用于赛事运营的支出大约是193.43亿元,而通过卖门票、转播权益分成、赞助合作等方式赚了大约205亿元,结算下来多出了11.57亿元,这次终于打破了行业里“大型比赛一定赔钱”的老规矩。
赛后,鸟巢作为主体育场没闲着,除了平时供游客参观,还每年搞超过50场演唱会和体育比赛,最高一场能吸引9万人,门票和商业收入一年稳稳在3亿元以上。
水立方搞起了“一个馆,两种用法”,夏天就变成了水上运动中心,免费开放给公众,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到了冬天,水立方就变身成了可以拆装的冰场,市民们在这里可以玩冰壶、滑冰,年均收入超过1.5亿元,也让体育场馆持久保持盈利状态。
2022年北京冬奥会,借用了11个2008年夏奥会的场馆,其中“水立方变冰立方”的改造过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搭建了可以拆卸的冰壶赛道,仅用了45天就顺利完成从水上场馆到冰上场馆的变身,改造的花费比新建场馆少了60%。
这样勤俭办赛的思路,促使冬奥会整体花费控制在150.4亿元,最终还节余了3.5亿元。
衍生出来的收益也很不错,吉祥物冰墩墩凭着那呆萌可爱的模样火遍全球,相关的授权商品销售额超过了25亿元,毛绒玩具单品就卖出了550万只,还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收入多了超过10亿元。
奥运会变成了一个让全世界看中国发展的大舞台。十年时间,从2008到2018,来中国旅游的人数增了40%,旅游带来的收入也累计达到了1400亿元。
来自海外的游客在现场体验到高铁的快捷、5G的智能以及城市的干净整洁,这样一来,“中国制造”也纷纷迈向“智造”的新阶段。国际形象从“世界工厂”逐步提升,变成了集科技实力和文化魅力于一身的“双奥之城”。
首钢园区的变身,已经成为城市振兴的全球典范,曾经的工业高炉变成了滑雪大跳台,炼钢车间则改造成冬奥训练馆,每年吸引超过三百万人前去参观体验。
这些投入到奥运会上的资金,实际上完全可以变成城市的长远资产和居民的生活福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