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体育)-做最专业的体育门户网站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13 20:53:42| 浏览次数:

  Kaiyun中国体育官网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图1)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释了体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体育强国,怎样建设体育强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征程上,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体育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赋予中国体育的新使命新要求。

  体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我国体育奋进与突破之路,正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我国能够跻身世界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根本在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体育竞技训练提供了先进科技支撑和坚实物质保障,也为各领域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和广泛群众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体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体育事业的现代化。体育以其独有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成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要实现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补短板、强弱项,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使新时代体育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

  体育强国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强调,“我们要以这次大运会为契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当今世界,乱变交织、动荡加剧,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体育包容差异、凝聚人心的力量。以体育的方式,携手各国共建美好世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中国体育在共享发展成果、国际安全协作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践行三大全球倡议、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磅礴力量。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体育改革发展新战略,深刻阐明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指明了方向。

  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新征程上,走好中国特色体育强国之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融入体育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和落实全过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体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体育是人民创造、人民实践、人民推动、人民享有的社会事业,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一方面,应把体育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将体育全方位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通过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通过全民健康促进全民幸福。另一方面,应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目的,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最大限度地激发体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人民成为体育强国的参与者、建设者、共享者。

  着力推动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体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体育城乡间、区域间均衡发展,解决我国体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方面的突出问题。将体育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协同,形成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应高度重视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主题展演、展览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生动深入地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关注支持。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让全世界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中国开放进取的时代风貌,看到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和底气,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新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工作安排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重要部署,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领域和展现途径,必然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把全心全意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福祉内化为制度、外化为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是对我国体育工作按下的快进键,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发出的新的动员令。应着力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从娃娃抓起,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筑牢竞技体育发展根基。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发挥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大力推动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体育中的系统融入。深入挖掘中华体育精神,将北京冬奥精神、女排精神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加强群众体育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构建以群众体育为支点的区域文化产业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以国际体育赛事为契机,推动我国体育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体育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体育赛事、体育市场经营等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优化服务。健全体育行政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体育行政执法工作,聚焦体育领域与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行政执法事项,着力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作者: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