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体育)-做最专业的体育门户网站

光明日报|吉林省吉林市:党的重托永不忘

发布时间:2025-07-22 04:04:36| 浏览次数:

  

光明日报|吉林省吉林市:党的重托永不忘(图1)

  夏日的吉林省吉林市北山公园风景格外秀丽,林荫掩映,凉风习习,花香四溢。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就在北山公园里,先后有162位不同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和病故革命军人安葬在葱郁的林木中,其中就有民族英雄魏拯民。

  在革命烈士陵园的松柏间,魏拯民雕像巍然矗立。他身姿挺拔,身着戎装,目光炯炯,散发着穿透时光的坚毅,吸引无数游客驻足瞻仰、深切缅怀。

  “魏拯民原名关有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户农村知识分子家庭。投身革命后,他曾用过多个化名,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魏拯民’。”讲解员李林霖一开场,就吸引了一群观众,“16岁时,魏拯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在那里结识了校学生会主席、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之一的彭真同志。在彭真等人的引导下,魏拯民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者。”

  李林霖一边说,一边引导观众往魏拯民纪念馆里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并选派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到东北地区开展工作,魏拯民就是其中一位。1932年,23岁的魏拯民在哈尔滨做起地下工作者,后担任市委组织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等职务。1934年冬,他来到东满(今吉林省延边地区),稳定了东满地区抗日斗争局面。1935年夏,开云体育(Kaiyun体育)魏拯民作为抗联唯一的党代表,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他化名冯康,详细汇报了东满党和抗日斗争的情况。史学家们将他整理的8份报告统一称为‘冯康报告’。”

  “了不起的还在后面!”李林霖接着讲述,在血与火的历练中,魏拯民27岁时就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在吉林大地上的第一位省委书记,又在老岭会议中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他与杨靖宇并肩作战,在白山松水间扛起了反抗日伪殖民统治的大旗。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壮烈殉国。悲痛中,身体已近极限的魏拯民不顾胃病、心脏病的折磨接过重任,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领导,指挥部队,不断打击敌人。1941年1月20日,魏拯民在吉林地区牡丹岭密营病逝,年仅32岁。战友们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了密营门前的红松下。”讲到这里,现场许多听众泪盈于睫。

  “我虽没见过长白山,没见过松花江,可我一闭上眼睛,就像看到那里到处是烟火,到处是血迹。我立刻想到那里去,拿起武器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这是魏拯民去东北工作前对战友说的话,是他奔赴东北的誓言,更是他对党的承诺。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雄。吉林人不曾忘记英雄事迹,更代代相传着红色精神。近年来,吉林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与当地雾凇冰雪、历史文脉、民俗民情、非遗、陨石等旅游元素融合,推动红色旅游路线,吸引游客感受和传承红色文化。

  不仅如此,红色血脉的赓续更推动着这座老牌化工城市不断转型升级、焕发新机:

  ——依托全国首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的坚实基础,推进吉化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大幅提升精细化工比重。

  ——依托碳纤维原料产能世界第一的先发优势,开辟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汽车轻量化、无人机、航空航天等下游制品领域新赛道,打造世界级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依托世界级冰雪资源,建设世界级滑雪大区,办好国际雾凇冰雪节等重大活动,培育壮大冰雪装备产业园,打造世界级冰雪产业基地。

  ——依托一江三湖蕴藏的丰沛水资源,开工建设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基地的标志性工程——蛟河抽水蓄能电站,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依托储量全国领先的稀有矿产资源——钼,打造全国一流的钼全产业链基地。

  ——依托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的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稻米、肉牛、白鹅、开云体育(Kaiyun体育)长白山特产等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面向全国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在有着“中国碳谷”之称的吉林化纤,一条条碳丝穿过收丝机缠绕成筒,最终经过多道工序被制成细如发丝却强度出众的黑色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小到钓鱼竿大到航空航天器件的诸多领域。

  吉林化纤国兴复材公司生产环保处处长王万春一脸骄傲:“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碳纤维复材产业,实施碳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从碳纤维原丝、碳化、复材制品、到下游碳纤维回收,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市场拓展顺利,替代进口显著。目前,吉林化纤现已成为全国最大、全球单线效率最高、规格牌号最全的碳纤维生产基地,碳纤维拉挤板在国内风电领域市场份额超90%,是国内最大的风电领域碳纤维拉挤板生产基地和无人机碳纤维结构件加工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碳纤维销量超过2.5万吨,同比增长65%;全年预计超过5.6万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工人有序忙碌,机器运转不停,王万春说:“英雄城市更要学英雄,哪能差得了?!”

TOP